天天视频男人的天堂-国产乱人伦av在线a更新-成人欧美激情视频网站-啊啊啊快点啊啊啊好大调教

當前位置: 首頁 / 專欄 / 健康教育宣傳專欄

別讓外賣毀了減肥!從飲料到主食,讓你認清4個高糖陷阱→

發(fā)布時間: 2025-09-29 09:04:39
信息來源: 人民衛(wèi)生出版社出版《邊吃邊瘦的營養(yǎng)書》
【字體:

“太累了,今天叫外賣吧!”這可能是很多人在臨近吃飯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了。比起下班回家再自己做飯,現(xiàn)在很多人會選擇點外賣。據(jù)報道,我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餐飲外賣市場的規(guī)模已達上百億元人民幣,并保持著穩(wěn)定增長的趨勢,且訂單大多來自公司白領。外賣中最受歡迎的要屬蓋澆飯、中式炒菜、快餐、米粉等;在非正餐時段,炸雞、奶茶非常受歡迎。

既然外賣在我們的生活中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,那就來盤點一下外賣食品中常見的高糖陷阱。注意下面幾點,就可以在點外賣時不踩雷!

飲料中的糖分

飲料中的糖分是最容易被發(fā)現(xiàn)和控制的,包括奶茶、隨餐贈送的汽水、涼茶、果汁、奶昔等,熱量都很高。一杯奶茶的熱量輕易就能達到400kcal,一聽汽水的熱量也能達到100~200kcal。一些看似健康的飲料,如果汁和各種水果做成的奶昔,熱量也不容小覷,一杯純果汁或果昔的熱量一般在120~160kcal,這些飲料的主要營養(yǎng)成分都是碳水化合物,是常見的高糖陷阱。

因此,建議點外賣時避免點額外的飲料,可以自己搭配一些不加糖的綠茶、蘇打水、檸檬水或無糖飲料,這樣可以輕松避免攝入200kcal的熱量,且不會影響這一餐的整體口味。

醬汁中的添加糖

醬汁是我們非常容易陷入的高糖陷阱之一,因為我們常不注意菜肴中有多少調(diào)味料和醬汁,雖然醬汁往往是免費的,但并不是零熱量的。

有的小伙伴為了減肥吃水煮菜,但水煮菜沒有什么味道,所以就蘸著麻醬吃,殊不知麻醬的熱量遠超水煮菜本身。類似醬料還有甜辣醬、沙拉醬、番茄醬等。

麻醬 雖然很多菜品的名字不一定會寫“麻醬”二字,但如涼皮、涼面及很多涼菜中都會加入麻醬,1勺(15g)麻醬的熱量大約是96kcal。

甜辣醬 很多肉類中會加入甜辣醬,為了平衡辣味和肉類的味道,甜辣醬含糖量很高,1勺(15g)甜辣醬的熱量大約是60kcal。

沙拉醬 沙拉雖然健康,但以健康著稱的沙拉也會因為醬汁變得熱量滿滿。1勺(15g)千島醬的熱量大約是65kcal,1勺(15g)凱撒沙拉醬的熱量大約是78kcal。

番茄醬 對于西餐,很多人點外賣會單要很多番茄醬,味道不足的時候就加一些,甚至有人蘸番茄醬吃比薩。但比薩和番茄醬都是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,兩者搭配著吃基本上等同于“主食+主食”的搭配,糖類的攝入會明顯增加。1勺(15g)番茄醬約有20kcal的熱量。

微信圖片_2025-09-26_085042_893.png

烹飪方法與食材選擇同樣重要

減少添加糖是健康膳食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但還需要注意攝入足夠的優(yōu)質(zhì)蛋白質(zhì)和健康脂肪。雞肉、魚肉、雞蛋這些都是營養(yǎng)價值很高的食材,但在外賣中,炸魚、宮保雞丁等做法會讓健康的食材變得不健康。所以,在點外賣時,選擇食物的做法比選擇食材還重要。

建議在點菜時選擇蒸、煮、清燉、白灼這樣的做法,烤和炒也是相對健康的,但要注意少放醬汁。注意盡量避免宮保、醬爆、魚香、糖醋、紅燜、紅燒、澆汁這些做法,因為這些做法都會添加大量的醬汁、糖和淀粉,會讓菜品的熱量上升。

主食

正在減肥的人一般都知道要控制主食的攝入量,總說“少吃主食”,但怎么樣才能吃對主食呢?

有時那些我們覺得不是主食的食物恰恰在營養(yǎng)成分上等同于主食。要避免“主食+主食”的組合,如粥+餃子或包子、涼皮+肉夾饃、比薩+意面、炒面+生煎包等,因為從營養(yǎng)成分上,這些組合都以碳水化合物為主,而且都是精制碳水化合物,應盡量避免這樣的搭配。

另外,別把粗糧不當主食。雖然玉米、紅薯、紫薯這些粗糧是很好的精糧替代品,但“替代”不是“疊加”,如果既吃米飯,又吃玉米,那么一餐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很可能會超標。

主食雖然吃多了會長胖,但也不用太極端,有些人完全不吃主食,反而吃很多高油高鹽的炒菜或油炸食品,這也是不可取的。

其實,吃外賣的最大問題就是無法控制量,放在外賣餐盒里的飯菜讓人一不小心就吃多了,尤其是蓋澆飯,讓大家覺得既吃了菜又吃了飯。一盒蓋澆飯通常會有4~5兩(200~250克)米飯,而每餐推薦的主食攝入量是1~2兩(50~100克),在肉汁的浸潤下,米飯不知不覺就被吃完了,這樣主食一下子就攝入超標了。

此外,炒面、炒飯、炒餅這些,一份餐也都是正常推薦量的2~3倍。所以,如果是一個人吃,可以將主食分成2~3份,這樣更容易控制進食量,且剩下的主食可以吃好幾頓。

聲明:本材料僅供疾病認知教育使用,無意提供任何醫(yī)療建議或推薦具體治療方案,與您個體疾病狀況有關的任何治療方案或其他醫(yī)療相關問題,請咨詢您的主治醫(yī)生。

注意:本文封面圖片和文內(nèi)圖片均來自版權圖庫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

(責任編輯:張海峰)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累計次數(shù):
×